top of page
White Structure

表演藝術研究園

附件六:「前進進」之「新文本運動」

作家相片: 表演藝術研究園表演藝術研究園

(CONTEMPORARY WRITING FOR THEATRE 2012- )


新文本現象


「新文本」(New Writing) 一詞最初源自90年代英國劇場,泛指當時出現的劇作現象,包括以莎拉肯恩(Sarah Kane)和馬克雷文希(Mark Ravenhill)等青年劇作家為代表的「直面劇場」(in-yer-face theatre),以及皇家宮廷劇院推動的一系列新生代劇作計劃。英倫的「新文本」思潮迅速登陸歐陸,觸發了沉寂多時的歐洲重新重視文本以及新劇場的方向,激發當代劇場新一波的探索。其中特別又以德國劇場新生代最積極汲取「新文本」的風格和理念,間接催生出德國一波新生代劇作家的冒起。儘管歐陸劇場發展脈絡各有不同,千禧年以後卻不約而同湧現與傳統劇本風格迥異的「新文本」劇作,蔚為風潮,在當代劇場的發展中形成一股新興力量。


新文本運動


「前進進」早於2006年,開始引入具有新思維的歐洲劇本,陸續上演 Sarah Kane、Bernard-Marie Koltès、Heiner Müller、Elfriede Jelinek、Caryl Churchill等名家的作品,高舉「新文本」的旗幟,多方開發文本的來源,同時也一直堅持本土創作,不斷推出新銳作品。及至2012年,「前進進」在香港民政事務局藝能發展資助計劃撥款支持下,正式推出的「新文本運動」、成立「新文本工作室」,嘗試把「新文本」創作理念和實踐模式,全面推介至香港劇場。


階段一:2012-2014


第一階段的「新文本運動」結合劇場創作、教育推廣、研究翻譯及出版,是一個多元化的發展計劃,希望通過全方位的引介工作,推廣「新文本」這個尚未被大眾及香港戲劇界認識的理念。「前進進」的願景,為本土劇壇提供極具學習和參考價值的當代劇本,建立可持續探索的系統,與本土業界分享成果。第一階段為期三年,核心活動為一年一度的「新文本戲劇節」,以及在2013年舉辧的「劇場與文本國際研討會」。活動包括讀劇沙龍、網絡資料庫、劇本借閱系統、外展講演、專題工作坊等等。這一階段目標是讓本地觀眾和戲劇工作者認識「新文本」的藝術理念和多樣化的實踐模式,促進劇場工作者及愛好者對香港劇場未來發展的視野。


階段二:2015-2019


「本土轉化」是「新文本運動」第二階段的焦點。承接之前各項推廣工作,第二階段的活動更集中在創作和演出上,嘗試把第一階段所掌握的「新文本」創作理念,活用於本土創作;讓資深創作人深化探索,提供機會予新一代編劇在導師指導下進行具有「新文本」特色的劇本創作計劃,藉此實踐及累積一套更貼近本土現實的藝術語言。「本土轉化」是這個階段高舉的旗幟:「本土」意指議題及內容皆源自香港社會;「轉化」強調克服文化差異,融合香港劇場特色。第二階段「新文本運動」聚焦於「創作」上,集中推出更多劇本創作計劃、讀劇活動和演出製作。這一階段包括多個委約年度重點創作、兩屆大型讀劇馬拉松、客席導演演繹的「新文本」製作,以及在2018年「前進進」二十周年推出的「我們的時間」創作系列。


12 次查看0 則留言

相關文章

查看全部

附件七:「新文本運動」(2012-2014)活動一覽表

演出 新文本戲劇節 新文本戲劇節2012 (25.5-24.6.2012) 《誰殺了大象》. 文本及導演: 馮程程 《驚爆》. 文本:Sarah Kane(英)/ 導演:李鎮洲 《西夏旅館》. 小說原著:駱以軍(台)/ 改編及導演: 甄拔濤...

附件五:陳偉基訪談紀錄

訪談日期:2023.01.05 問:研究員 答:陳偉基 (資深劇場監製及評論人,曾任前進進戲劇工作坊監製) 問:你大概是何時加入「前進進」,主要負責什麼性質的工作? 答:我是在2008年4月加入前進進戲劇工作坊擔任全職藝術行政的工作。第一個參與的演出是《哈奈馬仙》。幾年後沒...

Comentario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