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右滑動以閱讀完整列表)
年份 | 分期 | 代表作品 | 創作與美學特色 |
1988 | 1997 | 「沙磚上」時期 | 1988 《文字、靜、重覆》 1988 《沙磚上》雙戲碼演出 《居者有其屋》 《問聃》 1989 《蛻變》 《惟有我永遠面對目前》 《獨裁者的秋天》 《酷戰紀事I》 1990 《玫瑰園》 《小國民》 1997《酷戰紀事III — 爛命一條(絕版演出)》 | 「沙磚上」有着集體創作及「編作劇場」(Devising Theatre)的藝術傾向,並積極於演出中引入當時新興的「裝置藝術」(Installation Art)、「概念藝術」(Conceptual Art)、「行為藝術」、「錄像藝術」等藝術形式。部份劇目更嘗試實驗「並時演出」,即在同一表演場地內,有兩組或以上演出同時進行,彼此又互為主體。 |
1997 | 2019 | 「臨流鳥工作室」 時期 | 1997《飛吧! 臨流鳥,飛吧!》 2000《飛吧!臨流鳥,飛吧!》(新生版) (陳炳釗編劇兼任導演) 2007《飛吧!臨流鳥,飛吧! ── 消失的翅膀》 (張藝生導演) 2018《飛吧!臨流鳥,飛吧!(1997)》 (梁菲倚導演) 2019 《飛吧!臨流鳥,飛吧!》 (梁菲倚導演,台北演出) | 香港九七回歸前夕,「盧亭」魚人傳說重新被提起。1997到1999年,香港藝術中心主辦由何慶基策展的《香港三世書》展覽。在香港重要歷史時刻,考掘「盧亭」這種半人半魚的生物為港人祖先,從本土神話重構香港歷史。未許不是受到「盧亭」啟發,陳炳釗於1997年起始發表的「臨流鳥」系列編撰出「臨流鳥」傳說,將香港遠古歷史與虛構的「臨流鳥」意象結合,意謂「臨流鳥」失去棲身之地和立足之處,只好不斷飛行漂泊,直到死亡。「臨流鳥」的藝術形象脫胎自李商隱《流鶯》一詩,陳炳釗將之轉化為自古以來香港人飄泊離散的命運、流動文化身份的象徵。劇場中的表演操作上用上了沙堆、考古深坑和錄像插敘,(偽)考古的情節設計在在揭示出所謂身份往往是後設的,更是權力話語的文化產物。 陳炳釗本人亦將其早期創作、九七期間的作品,即1988年《居者有其屋》、「臨流鳥」系列及1998年《韋純在威斯堡的快樂旅程》,歸納為都有着關注香港人身份追尋的母題。
|
1999 | 2012 | 「前進進」 探索時期 | 「I-D兒女系列」作品 1999《Y2K青春戰士》 2000《我愛黑五類》
「創傷系列」作品 2004《不(手)女 ’N(魚)夫王》 2005《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 2006《N.S.A.D.無異常發現》
2003《奧利安娜的迷惑》 2008《鯨魚背上的欲望》 2008《死亡與少女》 2008《老鼠•復仇•劍》(試劍版)
「消費時代三部曲」作品 2008《哈奈馬仙》 2009《賣飛佛時代 My Favourite Time》 2010《hamlet b.》
「末日系列」作品 2011《十七個可能與不可能發生於2012的戲劇場景》 2012《如果在末日,一個旅人》 2012《末日牛棚異境》 | 「前進進」探索時期,顧名思義,「前進進」探索時期總是在不斷探索自身作為一表演藝術團體的創作路向和演繹風格。這段時期或許代表作列出的年月更長遠。從陳炳釗赴美深造歸來、為「前進進」掌舵,「前進進」初期所發表的劇作已不把能否取悅觀眾或能否滿足資助的要求,作為發表作品的重點;而是從劇目戲碼的形式、內容,乃至敘事方式、表演風格能否樹立自我的風格和品位。經歷青年劇場階段後,陳炳釗對於改編自經典、文學,加上脫胎自理論著作的「創傷系列」,乃至於充滿文藝腔、詩意語言的《死亡與少女》,到黑色幽默、惡搞的《老鼠•復仇•劍》(試劍版),都躍躍欲試。縱然個別作品略帶青澀和實驗性,卻也足以表現出「前進進」以審美興趣突圍而出,彷如尋找同類。至於始於2008年和2011年的「消費時代三部曲」「末日系列」,彷彿讓陳炳釗在「藝術─社會─藝術─社會─藝術」的創作思路完美接軌。「文化產業化」的省思,文化變成文化消費和文化身份、媚俗媚雅的界線、媒體景觀化,陳炳釗以三部夾雜調侃和批判的作品來回應,從天水圍講到祖國大西北,借助non-places的場景和人物,突顯現代人的盲目和惘然。「末日系列」更是對末世亂象的總歸納,末日前的瘋狂消費、媒體的譁眾取寵,對災難的隔岸觀火,嘻笑怒罵如劇中的沙漠睇樓團般不知所謂,又群魔亂舞。 |
2010 |
| 前進進「新文本」 時期 | 「新文本」作品 2010《神級DJ》 2010《遠方》 2012《驚爆》 2013《金龍》 2013《電子城市》
「本土轉化」作品 2012《誰殺了大象》 2012《西夏旅館》 2013《漂流》 2013《耳搖搖》 2014《後殖民食神之歌》 2015《石頭與金子》 2015《(而你們所知道的)中國式魔幻》 2016《後殖民食物與愛情》 2016《午睡》 2017《聽搖滾的北京猿人》 2018《建豐二年》 2018《對倒時光》 2018《甜美生活》 2022《鐵行里》 真實劇場時期 2018《會客室-Best Wishes》 2021《100%香港》 番外:形體表演探索 2017《西邊碼頭》 2017《卡桑德拉》 2022《被縛的普羅米修斯》 | 所謂「新文本」是相對「舊文本」而言的。「前進進」的「新文本運動」更是一個結合創作演出、劇本翻譯、表演研究、教育推廣的長期戲劇藝術計劃,持續地為香港劇場引入當代歐陸最先鋒、最銳利的劇本,讓觀眾認識當前西方劇壇最富創造力的發展。關懷時代、創新形式作為「新文本戲劇」的共同特色,「新文本運動」在2012年,即引介「新文本」的第一年,以莎拉‧肯恩(Sarah Kane)或「直面劇場」(in-yer-face theatre)為焦點。Sarah Kane《驚爆》所呈現的主題因子如戰爭、爆破、性暴力、口交、吃人等,震撼觀眾對觀眾對當代劇場的想像;及後的《電子城市》、《金龍》更重點引介德國作品。至於與引介「新文本」雙線並行的「本土轉化」,如馮程程《誰殺了大象》、甄拔濤改編自駱以軍同名小說的《西夏旅館》。兩者分別探討新聞自由和種族滅絕的主題,明顯汲取「新文本」的敘事方式和考掘議題的強度,為後來「前進進」旗下一系列的「本土轉化」作品揭開序幕。 《會客室-Best Wishes》為「前進進」首個參與式實錄劇場,亦為「前進進」二十週年的重點演出。《會客室-Best Wishes》讓觀眾在牛棚劇場遊走於多媒體裝置、錄像、展演、光影、詰問與嬉戲,進入一次直面100個陌生受訪者的感官旅程。受訪影像來自「前進進」於2017開展為期一年的訪問調查。訪問團隊按香港人口結構比例,每月邀約8至10名受訪者,一年合共邀約了100位來自不同階層、性別、年齡、種族、社區的香港人,在牛棚特別設置的「會客室」,進行深入訪談。每一位受訪者在「會客室」裏除了詳盡地回答問題外,同時也跟觀眾分享了不少個人故事。而這一年的訪談影像,也是當時香港人心境變化的真實紀錄。至於《100%香港》,則是德國社會劇場RP紀錄劇團創作的「100%城市」系列,繼柏林、倫敦、墨爾本、高雄等超過35個城市的版本後,與「前進進」合作的香港版本。根據人口普查中性別、居住環境、年齡等數據比例選出100位反映香港人口特徵的「市民演員」,將舞台化成社會縮影。這100位香港人在舞台上代表着自己,同時數據上也代表舞台下的750萬香港人。他們將即興地回應一連串關於都市日常的問題,讓觀眾細看香港不同面貌與想像的未來。 「表演探索」作為「前進進」「新文本運動」最後一塊拼圖,「前進進」早於2016年舉辦「表演探索計劃」,意在為「新文本」物色能擔負高強度、高能量演出的劇場演員。工作坊完成後,「前進進」從中選拔合適演員參與翌年兩個的德國Kevin Rittberger《卡桑德拉》(馮程程執導) 和法國「新文本」《西邊碼頭》(法國Franck Dimech執導),可謂是形體工作坊的成果檢閱。前者以歐洲難民為題,展示第一世界凝視第三世界的文化位置和語言權力;後者則通過極端情節,把演員推向瀕臨瘋狂的歇斯底里狀態,演繹一系列社會邊緣人的處境。2022年《被縛的普羅米修斯》,Franck Dimech崔護再來,把經典古希臘悲劇重新詮釋為對權力與苦難深刻省思的當代劇場。暴烈的表演風格、純熟的形體演繹,使得《被縛的普羅米修斯》的演出深得業界讚賞,演員獲獎無數。 |
Comments